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仓储有什么用?这次他们把仓储聊透了(2)
2014年05月21日

普洱茶仓储有什么用?这次他们把仓储聊透了(2)

茶友:家里面生茶、熟茶、花茶能不能放在一起?
 
寒鹰:还是要区分一下。家庭的存茶,我们也要区分,是消费茶还是收藏的茶?消费茶是在短时间要喝掉的。珍贵的茶要怎么藏?值不值得收藏?如何专业的藏?这都是第三方仓储机构要解决的问题。
 
李扬:我们如果是针对消费者,商业机会是很大的。我们今天说标准化,感觉是贬义词。但葡萄酒是完成了标准化之后,才出现标准之上的个性化。没有标准,你所有的资产无法评估。你的几千吨茶值多少钱?可能是很难讲清楚,这一方面是流通环节的问题,另一方面和仓储衡量标准相关。同一款茶,在不同的仓品质不一样,你可找的参照越来越小。我们仓库中的几千吨茶无法金融化,普洱茶金融化我们要怎么对接,从初级到成熟所有的环节中种植、加工都很容易用标准去限定去衡量、唯独仓储,它非常缺乏标准。

▲鲁保铸
 
鲁总: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标准。昆明很缺仓,昆明的仓我推崇自然仓。我自己做实验,我正在康乐拿了6000平米的仓库,里面我没控温,但避光、通风观念是一致的,我用升降机做空中仓库。
 
我们在做昆明自然仓,我思考很多问题:用什么材料来装修?自然仓里面要不要种绿植?用什么绿植?我甚至还想过把山上的树叶放在茶仓?把茶叶人性化,比如播放音乐啊。这是我目前在研究的,三年以后我会提交数据的。
 
李扬:可以说昆明是没有仓的,既然市场上有认知,我们就要做好,先形成一种概念,逐步坐实。

寒鹰:上次六大茶山董事长阮殿蓉带着会长去考察版纳的十几万平方米的茶仓,有专家仓、批发仓等规划的很好。普洱、临沧都想搞仓,每个地方都有仓。到底哪里的仓好?仓储的问题还是要从理化指标方面统一标准。
 
李扬:如何建立标准,一是从理论上去构架,二是看谁做的好。
 
寒鹰:我觉得好茶是不落地的,仓储是要有高度的。要注意茶与茶之间的行距、温湿度。

同学:说各地的仓,我们现在是在试,我们现在是被动的。我很想听张老师说说,我们是否可以主动的去做,是什么推动普洱茶往成熟的方向发展?哪些因素、什么条件起了作用,有没有方向性的成果和建议?
 
张老师:茶里面含有氨基酸、茶氨酸、儿茶素、茶多酚等物质。儿茶素是多酚类物质,很容易变化,茶叶表面的微生物也会根据环境发生变化。不同的区域环境因素还是一个很主要的因素,茶叶里面的微生物也会对茶的转化产生影响。经过陈化的过程,有些活跃的结构结合,口腔对这个成分的感知就钝化。比如柿子里面很多成分和茶相似,生的柿子很涩,熟了就变成大颗粒,我们感受不到涩味,它产生了糖,很甜。什么条件最适应普洱茶的转化,还需要研究。
 
李扬:同学可以继续关注茶业复兴,我近期在写。茶叶陈化是在陈化过程中,水解单宁有能量供应给微生物消耗,出现没食子酸的积累。微生物的活动会在纤维链上分解蛋白,儿茶素和氧化,茶的苦涩度降低,也可能会出现药效。

张老师:茶叶里面酯型儿茶素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也会发生水解,没食子酸在增加。茶叶里面的芳香族也会衍生,随着存放会有新的物质产生,原有的减少、有新的产生。
 
李扬:茶里面还有什么物质能够提供碳源?
 
张老师:儿茶素也可以作为碳源,大部分都可以把它分解,微生物也会产生次生代谢产物。EGCG有一个位置很活跃,很容易接上新的结构片段。熟茶第一翻的时候,茶氨酸降低,茶氨酸转化接到儿茶素上。茶氨酸和EGCG上有什么作用?可以抵抗咖啡因的作用,抵制兴奋的作用。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环境,环境适合就适合转化。我们一直在说微生物的生长是和温湿度相关。香气成分有一部分是糖苷,要糖被分解掉香气才能释放。第三方的仓储也可以个性化的设置,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定制。

同学:终极标准应该是以科学、数据为基础的去揭示出一个标准样本,让仓储可控。
 
李辉:我是福州的,那里高热高湿,我这次过来,特意带了一件茶过来,想存在云南试试看。福州的梅雨季节我不能开窗,一些很珍贵的茶,我很想自己留一部分、放在地方上仓储机构存一部分。云茶仓各个省是不是有布点?我认为有存放价值的茶我可以就近放。

李扬:李辉说的这个布点,今后肯定会有。我们在讨论昆明、东莞仓,最终这些仓储品质因素是可以被解构、被数据化的,我们会有一个公式,最终的公式会出现。
 
今天大家讲了很多事情,很有价值,寒总提到的最终各个仓哪个为主流的问题。这是行业会出现的。比如红酒的体系,发展出了波尔多体系、有勃艮第体系等,普洱茶十几年二十年的发展它出现种种标准,是很正常。第三方专业仓储需要不断提高,我们可以统统解构,用数据化、用公式去做,相当于新世界,做更大、更专业的仓储。今天的讨论很有意思,再次感谢云茶仓、感谢严总。
 15.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