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鄂尔泰将普洱茶带入清朝皇宫
2014年05月21日

鄂尔泰将普洱茶带入清朝皇宫

 

云南普洱茶历史久远,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在著述中对普洱古茶树有记载。然而,普洱茶真正为北方人所了解、尤其是成为皇宫贡茶,则要归功于清朝的云南总督鄂尔泰。

雍正时期,思茅设官办茶叶总店

清朝于公元1644年建立,1659年(顺治16年),清朝的统治势力到达云南。雍正皇帝指派满族心腹大臣鄂尔泰出任云南总督。1726年(雍正4年),鄂尔泰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的统治政策(废土司、设官府、置流官、驻军队,加强行政统治);1729年设置“普洱府”治,1735年在府属的思茅镇设立行政组织“思茅厅”(辖区包括今之西双版纳)。于是思茅的普洱成为六大茶山茶叶的购销集散中心,集市贸易相当繁荣。

清朝为控制普洱茶的购销权,鄂尔泰总督于雍正7年在思茅设立官办的茶叶总店,指派“通判”官员亲自掌管总茶店,推行变相的茶叶统购专卖的土政策,不许私相买卖,同时推行岁进上用茶芽制,选取最好的普洱茶进贡北京,以图博得皇上欢心。

普洱消食解腻,在京城名声大震

与各地贡茶比较,大叶种的云南普洱茶,茶味与茶性都不同于小叶种茶,深得帝王家青睐,视为罕见名茶。究其原因,在于深山老林原始大茶树的大叶种茶,具有茶味特别浓厚的特殊品质,帮助消化的功力最强,并有治病、保健的作用。

清朝满族祖先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游猎民族,肉食为主,进入北京成为帝王统治者后,养尊处优,饮食珍馐无所不极,需要一种消化功力大的茶叶饮料。而普洱茶正具这种特性,于是普洱茶、女儿茶、普洱茶膏深得帝王、后妃及官员的赏识,宫中以饮普洱茶为时尚,有的泡饮,有的熬煮奶茶,尤其每年冬季北方气候干燥,皇宗贵族们总是多饮普洱茶。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云南普洱茶很快在北京名声大震,社会咸闻。乾隆年间,文人曹雪芹有所闻知,便在其描写贵族生活的《红楼梦》一书的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节中写出贾宝玉喝普洱茶、女儿茶助消化的文字。

清宫权贵们爱饮普饵茶的风尚代代相传,直到晚清时期宫中仍然如此。清朝灭亡后,从一些出宫的太监、宫女们所述皇宫见闻中也有反映。例如曾经伺候慈禧太后日常生活八年之久的宫女说:“老太后进屋后躺在条山炕的东边。敬茶的先敬上一杯普洱茶。老太后年事高了,正在冬季里,又刚吃完油腻,所以要喝普洱茶,图它又暖胃能解油腻。”

进贡清宫普洱茶在思茅采办

清朝皇家饮用的贡茶沿用明制,规定“岁进茶芽”。顺治初,系户部职掌,顺治七年改属礼部,最迟在1726年(雍正4年),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时期应已岁贡。1734年3月的官方文告《禁压买官茶告谕》中有“每年应办贡茶,系动公件银两,发交思茅通判承领办达”等语,可知那时已每年进贡的清宫普洱茶,是在思茅采办的。

随着普洱茶贸易的兴盛及贡茶声誉提高,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思茅被辟为陆路商埠,光绪二十三年(1897),思茅设立海关,经营普洱茶的商贾云集、马帮四至,“年有千余藏族商人到此,印度商旅驮运茶、胶(紫胶)者络绎于途”。滇南商道已成为一条茶叶商道,国内外商人来往于西双版纳和思茅之间,思茅被誉为“东南亚陆路码头”,已成为衔接边内贸易,商品交流的货运中转地。

 

 

50.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