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的产地 > 普洱茶区一些补充说明
2014年05月21日

普洱茶区一些补充说明

1、景迈茶区

景迈地处云南省澜沧县,拥有万亩栽培型古茶园,古茶与高大常绿阔叶林交错生长,生态环境一流。据缅寺木塔石碑记载,景迈古茶园系当地布朗族、傣族先民栽种,始于傣历57年(公元695年),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学者称之为“天然茶叶博物馆”。 景迈山古茶因生态条件好、茶树根系发达而品质一流、兰香馥郁、茶质浓厚,是加工制作普洱茶的顶级原料。1950年,当地最后一个布朗族头人苏里亚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时,还将一袋5公斤重的古树茶作为珍贵礼物亲手送给毛主席。行家公认,景迈古茶香气最好,是普洱茶当中的名门闺秀,上上之选!

景迈山茶分老树茶(古树)和高山生态茶。本茶庄的正山宫廷茶屏茶砖,均选用自万亩古茶园优质原料加工而成,叶芽肥壮,高香,高山生态茶均选用景迈山景迈、芒景两地的高山生态群体种茶,绝不容许混入景迈山周边的坝子茶、农场茶。

2、南糯山茶区

景洪市与勐海县交界的南糯山,是一个盛产名茶的著名古茶山,上个世纪50年代,云南省茶科所在山上发现了有800多年历史的栽培型茶树王,南糯山由此被国内外茶叶专家认为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广泛推广的勐海大叶茶、云抗14号、勐海长叶白毫、云抗10号等良种均选育自南糯山的群体种茶树。目前是最主要的茶叶产地。

优质的南糯山茶毛茶有花蜜香,生津一流,被誉为普洱茶当中的小家碧玉,清丽可人。是形成普洱茶“勐海味”的重要基础。

南糯山茶同样分老树茶(古树茶)和新茶园茶,古树茶栽培时间长的已达数百年历史,新茶园茶指近年来栽种的茶树,树龄不超过20年。产量高于老树茶。

南糯山的新茶园茶分高山群体种茶和坝子茶。坝子茶产于南糯山山脚茶园,产量很大但是品质远不及高山茶。高山茶生态条件极好,是优质的普洱茶原料,长期以来备受推崇。本茶庄绝不使用坝子茶。

3、勐库茶区

云南省双江县勐库镇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源地。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评定了第一批30个茶树良种,云南有3种,分别是勐库大叶种,勐海大叶种,风庆大叶种。勐库大叶茶属于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享有“勐库良种,世界名茶”,“云南大叶种正宗——勐库大叶茶”,“云南大叶品种英豪”的美名。勐库茶的特点是香气弱但滋味浓强,茶汤入口粘稠如米汤,特点鲜明,非常适合制作加工成普洱茶长期存放。勐库茶以勐勐河为界分东半山、西半山。东半山茶毫多显白,甘甜,一芽三叶四叶都有毫。西半山茶不显毫,二叶以后毫少,但茶质较东半山浓强。勐库茶初闻茶汤和叶底香气极弱,但品饮数杯后满口生香,且生津回甘。是最优质的普洱茶原料。盛易祥。

4、易武茶区

易武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目前称易武乡。在清道光年间,易武是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生产地和茶马古道之源头。“滇海虞衡志”记载“普洱六大茶山,相距不远,以易武为中心集散”。到清朝光绪年间,易武已经成为江北六大古茶山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六大茶山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集散地。但到了清末民初,六大茶山逐渐衰落,茶林大量被毁,产量大幅跌落,到80年代,甚至懂得普洱茶的人也已经寥寥无几。

易武有两个地方产茶:落水洞和曼撒(曼撒属六大茶山之一),易武常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合茶树的种植。易武茶区的土壤是在热带亚热带雨林成土条件下风化发育而成的砖红壤、赤红壤、黄土、紫土,土壤养分积累快、分解利用快,有机质腐殖质富余,土壤的透气性好,水分含量中上,在湿热作用下,能提供给茶树生长充分的养分,使易武茶区的茶根深叶茂。另外,易武茶区植被生态系统保持较好,茶区内生长着诸如椿树、香樟树、榕树等高大乔木,他们与古老的茶树一起,构成了易武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

易武茶山的茶树大多数是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叶种古茶树,成品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适宜于制成普洱茶,经久藏后,其汤色褐红,陈香活现。尤其是陈旧的春芽,汤色红润耐泡,叶底呈现褐红色,乃普洱散茶中之极品。资深的普洱茶品尝家都清楚,若从越陈越香的角度看普洱茶,易武茶山大叶种普洱茶实属上佳。

因易武茶品质优异,目前市面上赝品特别多。可根据两个特点鉴别:一是易武古茶茶叶背面的纹路特别凹陷(民间又称排骨纹);二是易武生茶在品饮时牙齿有明显的紧涩感,并且停留时间很长,令口腔感觉非常洁净,生津。熟茶也能明显感觉这样口感。
 1068141_225716490001_2.jpg 
 
 yunzixuan.jpg